学以致用,医路扬帆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见习风采展

时间:2025-10-24 点击数:


8月24日,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2022级全体临床医学专业学子满怀热忱,前往红河州开远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,开始为期三周的见习,将医学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病痛的临床智慧,在崇高的医学事业中感受充满使命与担当的职业精神。

一、理论为帆,实践为舟

同学们以见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三个科室的轮转。在各科室老师的带领下,参与理论学习、交班查房、实践技能、手术观摩……从基础到临床,从病房到手术室,老师们倾囊相授,同学们认真学习。在三周的见习里,同学们获益匪浅,从妇产科的剖宫产手术观摩,到神经内科的腰椎穿刺,再到骨科的伤口换药的操作锻炼……老师们亲自示范、耐心讲解,他们反复强调的不仅是技术要领,更是对规范的尊重、对生命的敬畏。从基础到临床,从理论到实践,这是一个将书本上的冰冷符号转化为病房里温暖生命的漫长旅程,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用头脑去记忆,更要用心去理解,用双手去创造,最终将所学所思汇入守护人类健康的洪流之中。



二、铭记历史,致敬英雄

2025年9月3日,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。医院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大会直播,“正义必胜、和平必胜、人民必胜”的口号深入人心。身处部队医院,同学们更是感悟良多:“我们应铭记历史,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,同时也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,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

2025年9月6日傍晚,红旗飘扬,掌声不息。同学们身着象征责任的白大褂,手擎鲜艳的小红旗,用整齐的队列、响亮的欢呼,迎接“九三阅兵”回归的英雄同志!此刻,同学们致敬最可爱的人,也希望这份热血与荣光,永远照亮前行的路!


三、医者为师,薪火相传

2025年9月10日,正逢第41个教师节,同学们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的“德技并修传薪火,躬耕医教谱华章”主题活动中,读懂了“医者为师”的分量。“以医传道,薪火不息”的主题宣传视频道出医者温度,《新的心跳》歌曲里藏着敬意,朗诵中满是感恩。同学们用最质朴的方式,向临床一线的“军中园丁”们道一声“辛苦了”。

四、见习收官,初心接力

2025年9月12日上午,见习总结汇报会在康宾楼报告厅圆满完成。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团委书记、2022级辅导员高俐老师,926医院教学管理科吴明月老师与全体见习同学共话实践收获。各见习小组代表以PPT为载体,生动再现临床科室实践点滴:从病房问诊的细致观察到辅助诊疗的动手体验,从理论知识落地应用到医患沟通的深刻感悟,同学们用真实案例与真情实感,勾勒出一段段难忘的成长轨迹。

此次汇报既是见习成果的凝练,更是医学初心的接力。未来,同学们将带着实践积累的经验与思考,在医学道路上笃行不怠,以专业成长守护生命之光。


五、温暖相随收获颇丰

(一)一手柳叶刀,一颗仁者心

三周的临床见习,在骨科、泌尿外科与心胸呼吸科的轮转中,我从课本走向病房,在手术台旁、监护仪前、患者床边,触摸到医学的专业厚度与人文温度,完成了从“医学生”到“准医者”的初阶蜕变。骨科教会我“解剖不是图谱,是患者身上的每一寸骨骼”;泌尿外科让我明白“手术方案不是公式,要兼顾患者的生活期待”;心胸呼吸科让我懂得“生命体征不是数字,是背后那个想活下去的人”。更重要的是,我看见:好医生既要握得住手术刀,也要牵得住患者的手——技术治愈身体,关怀温暖心灵,这才是医学最美的模样。


——临床221班 黎泰柔

(二)师恩映初心,医路传薪火

通过此次见习,我由衷感谢医学部、见习医院组织的这次见习,给了我一次更深入接触临床的机会。感谢926医院神经内科、骨科、心胸呼吸三个科室所有带教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无私指导与帮助,老师们以渊博学识与仁爱之心,为我们授业解惑、指引方向。这份倾囊相授、甘为人梯的奉献,正是医学事业薪火相传的动人缩影。它激励着我接续这份责任与热爱,在未来成为一名有温度、有担当的好医生,守护生命,不负所托。


——临床222班 陶应珍

(三)观片读影识影,抚心共情为医

三周的早期临床实践让我真正触摸到了医学的脉搏。在放射科,CT影像上“双凸形”与“新月形”的血肿形态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插图,而是关乎生命安危的关键信号;在消化内科,胃镜不再是一项冰冷的技术,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轻声安抚,让我明白“减少患者不适”与精准诊断同等重要;而在妇产科,我见证了一场关于生命与尊严的平衡——当一位回族患者因信仰拒绝子宫全切,医疗团队没有坚持“标准方案”,而是通过多学科协作,为她量身定制了既能祛除病灶又尊重其信仰的个体化手术。

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,医学的真谛远不止于技术的精进。它要求我们既要有解读影像的锐利双眼,也要有关注患者需求的柔软内心;既要掌握标准化的诊疗路径,更要具备倾听不同声音、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寻找平衡点的智慧。感谢每一位带教老师,你们用行动诠释了何为“以患者为中心”。这段见习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:未来,我愿成为一名既握得住手术刀,也牵得起患者手的医生,用技术治愈疾病,用关怀温暖心灵。


——临床223班 王贤



版权所有 © 昆明理工大学 医学部 技术支持: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